申請到美國大學後,接下來就是準備出國美國遊學事了。那麼,是不是申請到學校就“萬事大吉”了呢?美國本科真的這麼好念嗎?是不是真像許多學生和家長所想的那樣,“在國內學習差的學生到了美國卻如魚得水,變成了優等生?”

美國留學誤區一

美國遊學比國內更寬鬆?

美國的大學生活是絕對不能以“輕鬆”來形容的。雖然學校白天安排的課程不多,每天四至五小時的課,老師上課不是國內經常看到的那種照著教材講的方式,是書上東西也有,課外內容也有,學生需要吸收這兩方面的東西。下課後會有大量的作業,而且這些作業都是開放式的課題研究或問題解答類的論文。

美國大學教學方式:自主性、引導式的,教授在課堂上給學生的只是指導性和框架性的東西,學生得靠自己課下摸索,把課上的東西學以致用,獨立完成功課和課題研究。許多功課都需要靠學生自覺、獨立來做,這就和國內知識灌輸式、學生被動學習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。

對於習慣了國內被動式教學、缺乏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生來說,很難適應看似自由、輕鬆的美國大學的課堂,遇到問題不知道該如何解決;再加上語言能力不足,久而久之便跟不上其他同學,便失去繼續學習的信心和動力。

美國留學誤區二

高考落榜留學美國就能“鹹魚翻身”?

美國是自主性教學,在美國學習主要靠自覺,如果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紮實的知識基礎,最好別去冒險,否則很難堅持下去。因為美國遊學更能考驗學習環境使你遇到更多困難。這就是常言道:美國是“強者的天堂、弱者的地獄”。

美國留學誤區三

入讀美國大學無需擔心畢業問題?

“寬進嚴出”就是形容美國大學,入學容易畢業難。其實,對許多出國留學生來說,不僅申請入學不容易,畢業就更難了。

首先是語言關得過,英語基礎不扎實,真到了上課、作業都不用母語的語言環境中時,就體會到以前所學的不夠用了。

美國張揚個性和注重激發個人潛能、創造力的教育體系,也讓很多留學生感到不適應。所以,要想積夠學分順利畢業,還是需要下苦工夫的。

美國留學誤區四

美式教育不注重學習成績?

美式教育不能說不注重成績。美國大學實行的是學分制,學生在畢業之前必須積累一定數量的學分。

每個學期都要求選修四到五門課程,四年下來要積累120多個學分;而每個學期期末都會進行考試,根據學生學習成績,並綜合平時表現打出學生這個學期的成績,成績從高到低分成A、B、C、D幾個等級,A在4分左右,C為2分,D則不及格。

如果有哪一門專業課程不及格,就要補修,甚至有可能面臨被勸退的危險,不同學校對課程學分有不同要求;如果不及格科目太多,積累不到一定的學分,就有畢不了業的可能。

於人所說“美式教育不注重學習成績”的情況完全相反,美國恰恰非常重視學生在校的學分,不管是找工作還是別的什麼機會,往往以學分作為衡量學生能力的重要標準。

舉個最直接的例子,我認識一位朋友,四年前在斯坦福大學以4分A等級的成績畢業,就被雷曼兄弟聘用了,當時的年薪就是25萬美元。

美國留學誤區五

畢業後在當地找工作更容易?

美國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來了以後,工作更難找。連美國的學生找工作都很難,更別說出國留學生了。國際生畢業後會有一段過渡時間,可以留在美國找工作或繼續讀研。

然而,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合適工作。我們學校較強的是金融、經濟類專業,但金融、銀行業受金融危機衝擊恰恰最嚴重,所以不少國際生畢了業後選擇讀研,並轉學醫學等更好找工作的專業。

相比之下,從美國畢業之後回國工作,機會會多得多。

arrow
arrow

    loveto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